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时间:2024-02-25 22:09:18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通用19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通用1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民居和家具的造型美。

2.指导学生选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家具模型。

3.引导学生乐于与同学合作,共同设计完成作业,发展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有效的指导学生收集、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设计制作。

2.组织、协调好学生合作,利用集体作业的形式发展学生与他人的交流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将学生们熟悉的“芭比娃娃”的玩具屋和家具图片资料制成幻灯片,大量范作、各种材料、各种示范、制作工具。

学生:各种小盒子、彩纸、铅笔、水彩笔等制作、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x月x日-x月x日

活动一:

教师播放课件:欢迎大家来到“芭比娃娃”之家做客!操作课件和学生们一起浏览芭比娃娃的玩具屋、家具、电器等。

问学生:“你喜欢芭比娃娃在童话世界里的家吗?你想不想也拥有一个娃娃家呢?”出示课题:娃娃家

活动二:

教师将范作发到四个组,请各组同学玩一玩,看一看,娃娃的家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家里都有哪些家具、电器,他们又分别是用什么制作的.。

各组将发现、讨论的结果派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总结:牛奶盒子、牙膏、香皂盒子、甚至药盒、火柴盒,都能被改造成娃娃家和家里的家具、电器,而我们也可以利用学过的折纸、绘画、粘贴等形式对它们进行“装饰与装潢”。

引导学生分析范作是如何进行装饰的。小组讨论、回答。

总结:

1.涂色

2.彩纸粘贴

3.直接利用广告纸上的家具或其他图案装饰。

活动三:

娃娃累了,我们先一起来为娃娃制作一个小床吧。小组讨论一下,你准备为娃娃做一个什么式样的床,用什么材料做?用什么办法给她做什么样的床上用品?你们组内准备如何分工?

小组讨论完后向大家介绍一下,老师和同学给予意见。

分组制作娃娃床,教师要求从一件家具的制作中摸索出用废旧材料制作家居用品的方法与规律。

活动四:

各组展示作品,并谈一谈自己组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技术上或材料上的困难,大家是怎样合力改造它的,强调集体的力量。

收拾与整理,布置下节课用具。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孔雀的形态特征,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培养观察力。

2.根据材料的不同属性,用各种制作方法表现孔雀的千姿百态。

3.学习制作孔雀的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创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提前布置学生回家观察好孔雀的

2.根据材料的不同属性,用各种制作方法表现孔雀的千姿百态。

3.学习制作孔雀的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创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概括孔雀的特征,了解有关孔雀的知识。

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材料来表现、概括孔雀的造型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彩卡纸、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剪刀、双面胶、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回去了解有关孔雀的知识。

教师:多媒体教学系统、有关孔雀的光盘、运用各种方法制作出不同形态的孔雀的范作。

施教时间:

3月24日——3月26日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观看有关孔雀的光盘,请学生说说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孔雀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和互相交流了解孔雀的'品种、生活习性。

孔雀那美丽的羽毛和翩翩的舞姿得到了各族人民的喜爱,民间模仿其动作编成了“孔雀舞”,世界上不少的美术家也用它的形象来做成装饰画。课件出示法国约瑟夫.雅南德室内装饰孔雀。

今天我们就来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孔雀翩翩》。

活动二:

再次观看有关孔雀的光盘,引导学生观察孔雀的外形特点、概括出身体各部分的形状、色彩,尤其是羽毛的特点。

欣赏范作及书上的图片,请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都有哪些方法可以来制作孔雀。每一组说一种,并说说都用了那些材料,如何将孔雀的形象巧妙地进行表现的。

总结:可以使用的方法有:绘画、剪纸拼贴、折纸、纸塑等等。可利用的材料有彩纸、吹塑纸、羽毛、金属纸等等。

其中较为复杂的是纸塑的方法,它将纸通过卷、折、刮、压、层层粘贴,塑造出立体或半立体多变的效果。(教师简单示范这几种纸塑技法,并鼓励学生将这些技法运用到其它材料的改造上。)

活动三:

启发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利用来做孔雀。

鼓励学生用羽毛、橡皮泥、彩纸、废布料等材料通过拼贴、捏、折、剪、卷曲等多种方法做一只翩翩起舞的美丽的孔雀。

作业可以合作也可以自己做,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选择绘画形式或画出展开的尾巴后再用剪或折的方法做的身体贴上。

学生作业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色彩的协调以及孔雀尾上花纹的排列。

活动四:

展示作业,放音乐《小孔雀》,学生互评作业。

教师根据歌词提示学生不光要在外表、打扮方面攀比,更重要的是要比学习、纪律等等。

札记:

由于二年级一班的二课特色是“折纸”,所以孩子们在用不同技法表现孔雀时,不约而同的想到了用自己最拿手的折纸的方法来制作。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先是每人折了一只纸鹤,然后用不同的方法来把它“改造”成孔雀:有的把纸鹤的尾巴伸开,剪成很细的条,并用铅笔进行卷曲;有的在纸鹤的尾巴上粘上五颜六色的纸条甚至是羽毛;在纸鹤的头上贴上几撮毛;有的在纸鹤的身上画上美丽的羽毛……同一改造对象,竟然展现出了六种不同的形象。孩子们的创造力真是让我吃惊。经过近两年的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已经很强了,下一步我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这种能力有效的引导,使之高效的为孩子们更好的创造服务。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形象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师》的绘画

3、通过绘画,联系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师爱生,生敬师的良好师生关系

教学重难点

表现我的老师,生动表现“心中”的老 ……此处隐藏8112个字……

一、导入:情景启发

二、自主学习:

1、你的颜色你了解吗,你都怎样称呼他们?

2、照着课本上的图谱把自己的`颜色找出来。

三、精讲点拨:

1、颜色的正确名称认识。

2、原色间色以外的颜色又是什么色?

四、合作探究:小组内找出图谱当中的颜色,然后互相说一下他们的名称。重点认识普兰、玫瑰红、赭石、群青、橘红等颜色和他们的特点。

3、将红黄蓝三种颜色滴在作业本上,注意位置合适,然后用吸管按照自己拟定的方向和形状把色滴吹开。

五、形成练习

1、学生作业

2、巡堂辅导

3、交互评价

4、小组评价

5、教师评价

6、成果展示

7、课堂展示评价

六、回顾

七、小结

第4课顶天立地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突出表现主体人物。

2、合理添画背景,不出画面内容。

3、能够大胆描画,体现自我肯定,彰显个性特征。

学习重点:简单的构图知识,突出表现主体人物

学习难点:合理添画背景,不出画面内容

教学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经典故事引入教学

师:72变,火眼金睛,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他就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只要念句咒语就可以长得很高很大,可以从地上长到天上去。

二、构图指导

1、以描画金箍棒为例,出示第一种构图画面。

师:现在,老师把孙大圣的金箍棒借过来,大家一起来看看金箍棒的法力到底怎么样,老师说“金箍棒”,大家一起说“长长长”。(教师将准备好的三个相同的长方形白纸贴在黑板上,在第一张纸上从下往上竖着画一个短小的金箍棒。)

2、以描画金箍棒为例,出示第二种构图画面。

师:“金箍棒,长长长”

3、以描画金箍棒为例,出示第三种构图画面。

4、以描画人物为例,让学生思考构图方式。

5、小结。

6、思路拓展。

三、作品欣赏

引导学生从构图、主题、背景三个角度欣赏大师作品和优秀学生作品:

1、这幅画是怎样安排主要人物的?

2、画中的主要人物在干什么,你觉得他是什么样的人?

3、背景中的人物和其他物体为什么要画的那么小?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画一个形象撑满整个画面的人物,并添加相关的背景。

五、评价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和形象特点。

2、学习运用大与小对比的方法,表现庞大的动物。

3、通过泥塑恐龙,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激发对泥塑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各种树的不同美感,培养学生用捏塑的手法表现大树。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把握恐龙的外形特征,用泥塑的形式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恐龙的图片资料、彩泥或陶泥、恐龙玩具模型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作、泥塑刀(可自制)、彩泥或陶泥。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各类恐龙图片,说说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恐龙的'外形特征与现存动物,如大象、鳄鱼、鸟类等动物相比,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类型的恐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

2、揭示课题。

3、师生一起探究:怎样用泥塑表现恐龙?

4、引导学生观察:恐龙外形的基本特征。

5、引导学生观看教材第25页泥塑步骤图,教师现场示范。

6、欣赏同龄人的泥塑恐龙,进一步学习多样的表现方法。

7、作业建议:用泥塑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恐龙。

8、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9、展示评价:以“恐龙乐园”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10、拓展延伸:欣赏不同美术形式表现的恐龙(绘画、拼贴、剪影等)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重叠的现象,学生初步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审美素养。

3、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学会用一种或二种重叠形状排列的方法,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

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制作。

教学难点: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叠方法,创作图案。

教具准备:

水果两个、几何图片若干、重叠形状拼贴画一幅。

学具准备:

彩色纸(两色以上)、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观察导入

1、重叠的概念:

师出示两个水果,做重叠摆放,提问水果产生了什么效果?

生答略,师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前后的重叠特点

2、观察自然现象

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前后树的重叠,上下、前后树叶的重叠师小结,自然界有了重叠就变得更加有节奏和美丽。

3、导入课题:《重叠的形状》

三、新课教授(发展阶段)

1、知识窗: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了重叠。

2、学生活动:

活动一:请2组学生(每组5人)上讲台表演重叠。(加强重叠的印象)活动二:请2位学生上讲台用教师准备的几何图片教具拼摆重叠的形状。

3、欣赏课本范图(加深重叠的印象)

城市雕塑(世纪之钟)、油画(静物)、学生作品

4、重叠形状的制作

a、选择造型:动物、植物或人物

b、选择重叠的方式:上下或前后

c、欣赏教师范画,学生讨论画中的重叠形状.更加深学生对重叠的印象

四、学生实践创作(探索阶段)

1、完成重叠形状的设计和制作

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五、作品展示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评述

六、收拾整理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

七、归纳拓展

1、生:谈感受

2、师:小结

3、拓展:展播电视风光片,让学生感受重叠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运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通用1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